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 95,919
今日访问量: 63
2025年07期
临床研究

保留内置物清创持续灌洗引流手术治疗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疗效观察

付峰;林灿斌;代耀军;周亮;付毓平;丁真奇;

目的 观察保留内置物彻底清创、持续灌洗引流手术治疗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12采用保留内置物彻底清创、持续灌洗引流手术治疗的29例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通过原切口显露内固定物,探查内固定物未松动、硬脊膜完整,彻底清除术区坏死组织、分泌物、积液、内置物上的附着物,彻底清创后于术区最深位置放置3或4根直径5 mm的软硅胶引流管,上端为进水管,下端作为出水管。术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持续灌注冲洗,开始灌洗速度20~30滴/min,视情况调整滴速并逐渐降为15滴/min,生理盐水中可加入庆大霉素。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次/2 d),7~14 d后拔除引流管(先拔除进水管,1~2 d后再拔除出水管)。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减轻,炎症指标明显降低并恢复正常,MRI显示术区水肿得到控制或减轻,CT、X线片显示骨质未见明显破坏,细菌培养阴性,感染均得到控制并治愈。29例术后随访24~48个月,感染未复发,内固定物未松动,椎间植骨融合。结论 对于无内固定物松动、明显骨质破坏、死骨形成、明显浓稠脓液的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保留内置物彻底清创、持续灌洗引流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不降低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2025 年 07 期 v.40 ;
[下载次数: 3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预测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术中运动诱发电位警报标准

刘磊;宋飞霏;商杰;马超;拾坤;薛有地;韩猛;郑伟;

目的 观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中经颅肌肉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uscle motor evoked potential,Tc-eMEP)的变化以及术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判断不同程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最佳Tc-eMEP警报标准。方法 纳入自2023-01—2023-06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92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度狭窄组52例,重度狭窄组40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并记录Tc-eMEP。计算不同Tc-eMEP振幅波动下预测术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阳性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Tc-eMEP振幅降低预测术后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的最佳警报标准。结果 9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至少获得6个月随访。术后第1天5例(5.43%)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均为融合侧下肢,中度狭窄组2例,重度狭窄组3例。5例术中Tc-eMEP振幅变化超过警报标准,3例手术结束时TceMEP振幅低于警报标准,2例仍超过警报标准。2例(2.17%)术后6个月仍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中度狭窄组1例(术中Tc-eMEP最大降幅70%,手术结束Tc-eMEP降幅50%),重度狭窄组1例(术中Tc-eMEP最大降幅90%,手术结束TceMEP降幅7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术中Tc-eMEP降低振幅的AUC值较大。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后路腰椎间融合术中可以根据椎管狭窄情况适当调整Tc-eMEP警报标准,对于中度椎管狭窄、手术风险较小且对神经干扰较少的患者,可将较低的术中Tc-eMEP振幅下降值(<42.5%)作为警报标准;对于重度椎管狭窄、手术操作复杂的患者,可将较高的术中Tc-eMEP振幅下降值(≥42.5%)作为警报标准。

2025 年 07 期 v.40 ; 徐州市科技局医药卫生面上项目(KC23177)
[下载次数: 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椎板间入路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顾世勤;张博;朱伟东;张勇鹏;费国策;刘岗;许立新;方毅;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椎板间入路单通道脊柱内镜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PubMed、Embase、Conchrane Libray等数据库有关椎板间入路单通道脊柱内镜(PEID组)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D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立之初至2024-12-01,分别由2位研究者单独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结局指标至少包含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结果 纳入12篇文献,PEID组504例,UBED组401例。PEI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UBED组短,术后3 d腰痛VAS评分较UBE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术后3 d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腿痛VAS评分、末次随访时ODI指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通道脊柱内镜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较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单纯髓核摘除时,单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而且在术后短期腰痛缓解方面更具优势。

2025 年 07 期 v.40 ;
[下载次数: 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U形骶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郑秋宝;邱健钊;陈梓锋;

目的 建立有效的U形骶骨骨折有限元模型并分析4种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在建立完整有效的L3~5腰椎-U形骶骨骨折模型基础上设计4种内固定模型,包括双侧骶髂螺钉固定、张力带钢板固定、双侧髂腰固定、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通过在L3椎体上方施加400 N垂直载荷和7.5 N·m三维矢量方向上的扭矩,比较不同状态下4种内固定模型的骨折缝隙点分离值、骨折面最大应力值、内固定最大应力值与椎间盘最大应力值变化。结果 4种内固定模型均能有效恢复骨盆的生物力学传递,不同状态下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的骨折缝隙分离值和骨折面最大应力值均小于其他3种模型,同时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模型的内固定最大应力值小于双侧髂腰固定。大部分状态下双侧骶髂螺钉固定和张力带钢板固定模型的椎间盘(L3~S1)最大应力值明显大于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和双侧髂腰固定。结论 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U形骶骨骨折模型在固定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下腰椎椎间盘应力方面明显优于双侧骶髂螺钉固定、张力带钢板固定、双侧髂腰固定模型,同时双侧髂腰固定+骶髂螺钉固定较双侧髂腰固定的安全性更高。

2025 年 07 期 v.40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80549)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肱骨小结节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疗效观察

杨春园;卜繁旺;黄香庭;王垚;沈兵洁;张瀚驰;马跃桐;金万通;

目的 观察采用肱骨小结节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4-01手术治疗的16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取胸大肌-三角肌入路显露肱骨小结节基底部,保留结节厚度约1 cm,保证包膜完整性,用骨刀截骨后连同肩胛下肌一同翻向内侧显露肩关节腔内部,克氏针撬拨复位后方肱骨头;观察肱骨头劈裂压缩部位,直视下解剖复位关节面,塌陷处植入自体骨支撑关节面;置入PHILOS钢板固定,钢板螺钉布局满意后修复关节囊,复位肱骨小结节截骨块后用1枚直径3.5 mm松质骨螺钉前后方向固定;明确肩关节稳定无脱位及脱位趋势,外旋位加强缝合肩袖,加深结节间沟隧道,将肱二头肌长头腱复位,修复结节间沟束缚韧带确保其“滑车”作用,固定肱二头肌长头腱。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肩关节再次脱位、异位骨化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肱骨头及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小结节截骨端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21.4~34.3周,平均25.4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78~84分,平均80.2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0°~170°,平均157.2°;后伸30°~45°,平均36.2°;外展120°~140°,平均131.2°;外旋(中立位)40°~50°,平均43.4°。结论 肱骨小结节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安全有效,可以直视下处理劈裂压缩的肱骨头,选择合理的钢板及螺钉布局稳定内侧劈裂结构,螺钉固定肱骨小结节骨块可以真正实现牢固的骨性愈合,提高肩关节稳定性,降低了肩关节脱位复发的风险。

2025 年 07 期 v.40 ;
[下载次数: 3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